• 首页>
  • 考试资讯>
  • 巴西停止向比亚迪发临时工作签证 中企出海要留意法律文化差异

巴西停止向比亚迪发临时工作签证 中企出海要留意法律文化差异

2024-12-30 14:22:51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头条共创 阅读量:0

巴西停止向比亚迪发临时工作签证 分析:中企出海要留意法律文化差异

联合早报 2024-12-28 11:46 PM


晨雾 / 转帖



沈泽玮 | simtw@sph.com.sg 北京特派员



比亚迪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电动汽车工厂施工现场。此图12月26日由无人机拍摄。(路透社)


巴西外交部已停止向中国车企比亚迪发放临时工作签证。此前,巴西劳工部门指,比亚迪在当地一个在建新能源车厂工地的163名中国工人,是“人口贩卖”的受害者。


据路透社报道,巴西外交部在星期五(12月27日)公布上述消息。巴西司法部同天说,如果在工地发现的违规行为获证实,将撤销工人的居留许可。


比亚迪对此喊冤,反指“境外相关势力”蓄意抹黑。比亚迪的外包施工方金匠集团巴西分公司则称,巴西劳工部门指金匠员工被“奴役”,“与事实完全不符”。


受访学者指出,中国企业目前正在大量出海,比亚迪巴西事件再次提醒中企,一定要注意异国的法律法规、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以及确保在海外的代理公司实时严格把控业务,因为一旦出问题,损害的是企业声誉。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巴西劳工检察官办公室星期一(12月23日)在记者会上说,在比亚迪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在建工厂工地,发现163名中国公民的生活条件“堪比奴隶”。当局已下令暂停部分工地施工。


巴伊亚州劳动与就业部指,工人宿舍床铺没有床垫;工人没有衣柜存放个人物品;31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工人的护照和60%的工资被扣押;每天工时超长且没有休息日,有人连续工作25天;工作时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暴晒,皮肤明显损伤。


在巴西,“堪比奴隶的条件”包括,强迫劳动、债役、有辱人格的工作条件、对工人健康构成风险的长时间工作,以及任何侵犯人的尊严的工作。


法新社星期一报道,比亚迪称已与涉事机构解除合作关系,并承诺将全面遵守巴西法律。不过,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星期四(12月26日)在微博上发文喊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反指,“境外相关势力”恶意关联、蓄意抹黑,又指“国内部分自媒体”里应外合。


金匠集团巴西分公司同日发文称,因文化差异、诱导性的问询加上语言翻译理解的偏差,巴西劳工部门发布的信息表达不准确,尤其是表述金匠的员工被“奴役”,被“解救”,与事实完全不符。


根据金匠巴西分公司发布的视频,一群工人集体面向镜头,由一人念出员工声明称,在巴西工作很愉快,对于“被奴役”之说,以及对巴西劳工部门强制要求金匠与工人解除合约并遣返回国,感到万分震惊,称“严重屈辱了我们的尊严”。对于护照被没收的指控,工人称有107人须一办理临时身份证,金匠才将护照“临时收集和保管”。


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一些中国网民称,巴西的工地工人生活条件与中国建筑工地有几分相似。


中巴关系日益密切,路透社报道称,涉事工厂是中国在巴西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象征。


比亚迪与巴伊亚州政府去年7月共同宣布,在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综合体。这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家电动汽车工厂,计划明年3月投产。


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的政治学者桑托罗(Mauricio Santoro)告诉《联合早报》,比亚迪在建工厂工地问题曝光后,引来部分巴西媒体批评,但总体而言,自比亚迪宣布建厂以来,巴西媒体对比亚迪的报道“大多持同情态度”。


他说,卢拉政府政至今未针对事件发表谈话,并判断政府会“装作若无其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向本报分析,中企走出去遇上类似事件,比亚迪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既不是只针对中国,也不是针对某个企业,但“企业规模越大,越要注意,因为事情越容易闹大”。


陈波说,企业有责任遵守异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和宗教等,以及确保在海外的代理公司严格把控业务,因为如果出问题,受损的是企业声誉。至于阴谋论,陈波则表示对于没有证据的事情无法评论。但他建议,中企跟当地政府、社会团体、使馆、领馆有更多及时沟通,以降低这类风险。


信息来源:2024-12-28 联合早报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china/story20241228-5659096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牛肉价格续跌 中国对进口牛肉展开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联合早报 2024-12-28 09:44 PM



巴西占中国牛肉进口总量近一半,中国今年进口超过100万吨巴西牛肉,同比增长12.7%。图为摄于12月6日的巴西里约热内奥一家肉店冰柜里的冰冻牛肉。(法新社)


(北京综合讯)随着国内牛肉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官方对进口牛肉展开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中国商务部星期五(12月27日)在官网宣布,即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调查通常为期八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共同构成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实施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但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保障措施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不区分产品来源地,调查期间不影响正常贸易。


提出申请的中国畜牧业协会及九个主产区协会指出,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至2023年间增长65%,今年上半年进口量达到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并主张进口量的增加与国内产业受到的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中国畜牧业协会负责人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在进口牛肉的冲击下,国内牛肉价格已跌到近五年最低,11月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人民币以上。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宣布启动调查后,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发声明称,将努力证明巴西牛肉出口到中国不会对中国牛肉产业造成任何损害。


巴西占中国牛肉进口总量近一半,中国今年进口超过100万吨巴西牛肉,同比增长12.7%。


此外,中国财政部星期六(12月28日)宣布,从明年元旦起,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包括乙烷、部分再生铜铝原料等,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信息来源:2024-12-28 联合早报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china/story20241228-5658911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