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端的早雾:对日本老龄化社会女性再就业的思考

2025-01-24 12:56:11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焚决 阅读量:19222

编者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盘古智库4月14日联合举办“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老龄化影响与应对论坛”。

中日两国政府、智库、大学界专家代表将从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政策与应对、比较与借鉴等方面展开务实交流与探讨。

日本产业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北尾早雾将主题定为《日本老龄社会中女性再就业问题之思考》进行了发言。

北端的早雾:对日本老龄化社会女性再就业的思考

嘉宾:北尾早雾日本产业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一、日本劳动人口下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日本已经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

老龄化的加剧,也影响到日本的社会保障、税收、就业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

对整个国民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劳动人口的比例近年来也呈减少趋势。

从具体数字指标来看,如果将劳动人口年龄区间设定为20-64岁,那么日本“生产活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在1950年上升到49.4%,1970年上升到60.3%,之后又缓慢上升到1995年的62.6%。

在此期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率有所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比率较低,表明生产活动年龄人口比率总体上有所提高。

因此,在这个时期,劳动人口的比重比消费者人口有所增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人口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2010年日本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59%,据推测到2030年将降至55%以下。

而且,这个比例正在下降,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时代。

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承担医疗等社会保障负担的资本难以增加,也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

另外,由于劳动人口的减少,原本为了防止老化而进行的储蓄收益率也将下降。

二、在劳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日本女性再就业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劳动力短缺扩大,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福利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潜在劳动力存在的女性逐渐受到关注。

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计划。 改革主要由扩张性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三大部分组成,这一系列改革被称为“安倍经济学”。

其中,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女性经济学”。

“女性经济学”的理论根源最早由高盛分析师松井凯西( Kathy Matsui )提出。

1999年,松井在《女性经济学:日本的隐性资产》的文章中指出,让更多的日本母亲重返职场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使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提高15%左右。

为了解决日本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少子老龄化问题等带来的社会危机,安倍政权提倡“让女性闪耀的社会”,召开了年度会议,制定了促进女性进入职场的相关政策。

例如,日本政府承诺,到2020年,劳动力中25-44岁女性的比例将从2012年68%提高到73%。

同时,鼓励政府和私营企业招募更多女性,增加晋升机会,到2020年将女性领导力从10%提高到30%。

此外,为了解决已婚妇女的担忧,日本政府建议加强儿童看护,利用政府拥有的土地开设更多的儿童中心。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日本15-64岁劳动者中,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自2012年以来逐年上升,到2018年达到69.8%的水平,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的69.01%。

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7年、2017年三个节点中,日本的全职主妇比例分别为49.3%、45.7%、35%,也就是说,日本的全职主妇比例在20年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同期、2017年

因此,为了应对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劳动力人口短缺问题,日本政府和企业都逐渐改变了将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传统政策,为后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日本妇女再就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在日本政府和企业加大支持妇女特别是已婚妇女再就业力度的背景下,日本妇女再就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传统的性别分工意识阻碍了妇女再就业。

长期以来,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性别分工意识的影响,日本社会逐渐形成了“夫妇俩”的家庭模式。

由于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已婚妇女仍然要面对很大一部分育儿责任,这成为她们放弃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传统的性别分工理念对实现再就业的女性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女性在管理职位中的比例,日本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也处于低水平。

二是传统劳动用工制度抵制妇女再就业。

日本传统的雇佣制度主要以终身雇佣制和年限排序工资制为核心,特别是后者是随工作年限增加而增加的工资和晋升制度。

对于再就业的已婚女性来说,这一制度在工资和晋升方面不利。

因此,即使结婚抚养的女性有很高的再就业意愿,但在育儿、养老责任的压力下,也经常会因为企业提出的恶劣条件而放弃再就业。

第三,工作场所的待遇差距也困扰着女性再就业。

如今,再就业的主妇作为“边缘劳动力”,不仅在企业萧条时期容易成为裁员对象,同时获得的工资报酬也比不上正式员工。

因此,经济原因对已婚妇女来说未必是决定性因素,但如果家庭丈夫和妻子收入太大,妻子很可能会再次放弃进入劳动力市场。

如上所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日本已婚女性的再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多变化。

近年来,在日本政府和企业的政策支持下,比如就业人口的总量,占再就业总人口的比例在上升,但是日本已婚女性的劳动功率因数仍然处于世界较低的水平,如何发挥女性劳动者的最大能力,鼓励再就业,仍然是日本政府和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整理了讲演者的发言稿,没有经过讲演者本人的审定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