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留学生活>
  • 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录取资格,引发热议。是谁在“记录但不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录取资格,引发热议。是谁在“记录但不阅读”?

2022-12-27 15:38:56来源:留学时间作者:虽稚 阅读量:12026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录取资格,引发热议。是谁在“记录但不阅读”?

研究生大军如潮水般涌向独木桥,渴望登陆,但有些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录取名额,却被别人放弃了。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表了《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一时间,谴责这些学生占据名额,浪费资源的呼声非常高。

放弃好不容易来的学术机会,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做出了他们认为更好的选择。

据报道,许多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表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

此外,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调整为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你觉得放弃读书的选择怎么样?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给两位毕业生讲了一个故事,了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放弃考研。

放弃读书的她

研究生院是为了进入事业单位的,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今年从北外毕业的诗蕊(化名)考上研究生后,放弃了,选择了去北京的事业单位工作。

“其实最初我是准备保研的,但是很遗憾没能成功。

蕊当年的策划,找大三保研、大四实习生丰富职业生涯……连实习生面试都安排好了,保研排行榜让她心慌意乱。 ——距离保研资格第一名的差距。

这时,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到三个月,大哭一场后,和大多数人一样,她被投入了研究生军队。

蕊儿学德语,出国交流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

为了让应试学习也有机会出国,朱贝尔科选择了德语跨文化交流的方向。

考研期间,她磨练了问题,进了图书馆,反而在考研的过程中,她找到了一条出路。

“应试学习中从导师那里听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朱莉娅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高薪不是我追求的,我更希望投身事业,为国家服务,实现价值追求。

去年12月,考研刚刚落下帷幕,不小心看到北京某大事业单位的招聘通知,诗蕊想试试就投了简历。

无心柳成荫半个月后,收到了通过简历第一个筛子的回复。

从最初的笔试、面试、专业笔试,一直到第二面,朱蕊成为了第一个进入最后一面的本科生。

“我学习是为了今后进入事务所,但现在事务所的机会就在眼前。

“诗蕊问自己,如果研究生毕业三年后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人生的选择问题没有对错,年轻是不怕绕道的最高资本。

“蕊解释说,她和大学积极放弃了招聘名额,迅速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与朱贝尔科同一时期留学的学生中,不少人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 另外,也有学生选择去“二战”研究生院。

诗蕊也说不好。 这两个选择哪个是正确的呢? 我觉得现在她工作了三个月,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只要是在学习的状态,就是成长。

”诗蕊说。

研究生中途退学的他

应试学习只是随波逐流,所以我纯粹喜欢当海员

2021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黄浩(化名)进入本校在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但是,入学一个月后,他退学成为了海员。

化学不是黄浩的爱好,但从高中开始参加化学竞赛的他没有别的选择。

“既不讨厌也不喜欢,就是这样学习的。

但是在人才聚集的985所大学,黄浩并不优秀,也没有获得学术奖项,“我的成绩并不亮眼。

即使就业了,成绩点也不突出,所以只需要找到每天定时打卡上下班的工作。

黄浩对这样的工作没有热情,也没有考虑是否留在实验室。

对职业规划感到迷茫的黄浩,选择了考研——。

“我们的专业不仅是保研,大家基本上都在准备上研究生。

就是再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

四年级的时候,黄浩正在准备考研,本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顺利拿到了。

开学一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黄浩,他所在的公司在招聘海员。

“船员必须跟着航海船到处航行,在海上漂浮几个月到几年。

"听说他可以坐船出海,眼睛明亮了。

成为海军是黄浩儿时的梦想,他笑称“纯粹喜欢”巨舰大炮。

但是,由于体质等多方面的限制,这个梦想没能实现。

船员也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 “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黄浩说。

此时,黄浩刚刚学习一个多月,就萌发了退学的想法。

在决定退学之前,他内心也有过激烈的斗争。 “应试学习的准备也很辛苦,合格也不容易。 不值得放弃吗?"

分析了两种选择的利弊,黄浩说服了自己。

考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自己对化学没有很强的科研欲望,到时候支撑不住就放弃的话会更吃亏。

“我在我不感兴趣的专业上花了时间,所以没能掌握我在意的工作。

生活与其看不懂,不如去工作更现实。

“最终,黄浩决定退学,投身到从小就向往的大海中。

对于黄浩放弃考研的决定,家人没有提出异议。

妈妈反对考研,是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考研无疑加重了经济负担。

现在黄浩退学去航海,是自己想做的事,给家里增加了收入。

“水手的生活很辛苦,但相当于免费旅行。

对于现在的生活,黄浩表示乐观,“上船后,我看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少了很多。 空闲的时候在看书。 倒不如说比在学校充实多了。

【浙江新闻】

谁“录下来不读”?

根据这个中国政法大学公布的入学资格放弃名单,内地硕士15名,内地博士7名,港澳台研究生4名,还有外来留学生6名。

其中放弃的专业,过半为工商管理专业。

有网友表示,工商管理专业是“万金油”,没有很高的专业性。

可能是因为调剂专业不符合学生的期望而放弃了。

事实上,放弃升入大学每年都体现在招生合格上。 2020年10月7日,太原理工大学宣布,该校49名研究生逾期两周未履行报到手续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不再注册教育部电子学籍。

2021年9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宣布取消38名2021级研究生入学资格。

那么,被抛弃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吗?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李老师告诉记者,从该校近几年的离校数据来看,没有明显的增加和减少,入学率都稳定在99%左右。

很多放弃入学资格的学生被分配到冷淡的专业,或者对导师和专家的科研环境不满意。

据她观察,这些学生文科类多,工科、理科类专业少。

“文科研究生相对来说学历不含金量,特别是冷门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地点也不明确,所以也有学生放弃入学。

李老师说,有些学生考研是为了进入部分单位、成为选拔学生,一旦本科生考试上岸、进入单位,就不再考虑考研。

李老师觉得,大部分学生决定考研,还是为了工作,如果本科时期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放弃考研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业环境越来越艰苦,有的单位今年招收本科生,明年可能不再招收本科生。

所以如果考研和就业同时上岸,考虑到考研毕业后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放弃考研。

“李老师说。

但李老师也指出,每年放学的学生都是教育资源的浪费,目前学校没有放学后补课制度,对于一些成绩被刷下来的学生,确实是不公平的。

时评

研究生“录而不读”,不仅仅怪考生,还要看机制

9月21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研究生招生简章,又到了备战一年的时候。

与此同时,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表的《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起了话题。

据悉,研究生“录音不读”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很多学校都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学校也很有名。

研究生“不录音读”的现象年年都有。 我以前总觉得是个例子,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涉及的学校和学生也越来越多,需要重视。

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更因为它危害了高校招生秩序,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伤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考上研究生却不学习,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作料”,是对努力的践踏,资源的浪费。

对于很多通过努力才考上研究生的学子来说,这也很刺痛。

现在应试学习非常激烈,浪费名额,是对所有学子乃至社会,极端不负责任的体现。

但实际上,有很多现实的理由“不录下来读”。

例如,学生找到了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决定出国留学,被分配到了学费太高负担不起或者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然后从全日制研究生院分配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院。

特别是最后,现在很多大学都在减少全日制研究生名额,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名额。 后者一般学费高、福利少、限制多,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工作,也有很多无形的歧视。

调整为非定时制研究生名额后,学生心中自然会产生“读不读”的矛盾,放弃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针对“录而不读”的现象,不少人建议对学生应当予以惩戒,将弃读作为不诚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

但问题是,学生“不录不读”的理由大多是合理正当的,以这些理由严厉责备、处罚放弃考研的学生,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学生选择放弃研究生,是个人的正当权利,应该尊重。 这也是人性的体现,但“录而不读”的现象还必须改变。 毕竟,可以有个人自由,但不能损害社会利益、集体利益。 怎么破事? 这需要在程序和机制层面出力。

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开学一段时间后,就能彻底确认相关学生不来。 因为这个时候就算去补充其他考生,招聘工作也早就结束了。

如果完善机制,提前决定“决定是否阅读”,那么空出的名额就可以马上补上,不会有两个延迟。

如果经过几次确认,学生明确了去读的意愿,结果没有去读,除了个别特殊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惩戒,反而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当然,这种应对方式并不能完全避免“不录制阅读”的情况。 这就需要全国完善有力的研究生追述机制,以追求科学、合理、灵活和公正性,尽量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研究生“录而不读”不是某一方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过于严厉地责备学生的选择,盲目地管教学生,没有什么意义。 只有善于统筹各方面,找准机制、补漏洞,使程序更加规范合理,才能兼顾各方,维护各方正当利益。

(原标题《放弃读研背后,他们是怎么想的?》。

编辑镍冰)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