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弃了全校第一的资格。

2022-12-27 21:54:02来源:留学时间作者:孤檠 阅读量:15568

然后GAP在一年后,经历了一些社会暴行,再次决定留学。

工作后,我的系在深圳大学学习了环境设计。 当时,放弃了本校的保研资格,周围很多家人和朋友都感到很遗憾。 包括妈妈在内,现在说起来很遗憾。

因为我的大学几年来为了保研做了很多努力。 例如,自己保持高成绩,参加各种比赛积累奖项,寒暑假也不浪费,每年参加一些校内和校际的项目。

我放弃了全校第一的资格。

我的证明书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想,环境设计是否真的适合我,我想学的到底是什么? 通过平时上课和自己做项目,我体验到了环境设计其实不是设计而是艺术。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把它称为“环形艺术”的原因。

但我自己其实并不太想做艺术创作,偏向于做实用、落地的东西,所以后来也考虑过服务设计。

本科期间听讲座

但是,在我看来,服务设计还是有限制的。 正好在大四参加了两次创业大赛,我能接触到真正的商业世界,我觉得我想做的其实是从商业和服务的角度建立可持续的系统,最后做人和项目本身,也就是产品。

这也成为了我为将来计划的职业方向。

所以我打算放弃保研资格,毕业后直接工作。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既没有产品经理的实习经验,也不是产品设计专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挫折。

因为比起本科拿了多少奖、有多少绩点,企业更重视一个人的项目能力和个人实力。

我本科几年太顺利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终于明白,求职几个月来屡屡碰壁,学生之间的小小光环其实微不足道。 我还需要对这个专业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所以毕业半年后,我决定重新开始。

谢谢你见到徐老师。 当时留给我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七八设施试听后,我选择了汉艺。

我个人的自学能力其实还可以,不需要老师直接告诉我书里的内容,而是需要认知和能力比我高得多的老师给予实际的指导。

但是,当时听了试听课,很多机关老师觉得我毕业不久,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能力,上课基本上讲书上说的东西,对我的帮助几乎是0。

我想只有汉艺的试听课老师根据我个人的情况,见血的地方澄清了我的问题,给了我建设性的建议,取得了很多成果。

做项目ing

后来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汉艺中我遇到了对我帮助非常大的徐老师,每次上他的课,他都会输出非常高质量的信息,平时的聊天也会让我受益匪浅。

我作品集里最喜欢的项目也请徐老师带我去了。 当时,我自己只有一个想法雏形。 因为本科时代经常讨论,所以想把讨论的想法运用到设计中。 和徐老师聊天后,他很有趣,很快就明确了项目的思路和方向。

在辩论赛上印刷的材料

最后,我建立了教学工具箱,通过讨论思考设计了课堂报告机制。 之后参加了港理的面试,我也把重点放在这个项目上。

项目的最终完成

说起面试,港理的老师果然很严厉和刻薄。

谈及对设计的理解,我自己说我比设计师更倾向于problem solver。

然后,老师抓住它,问了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你为什么是个好的问题解决程序”、“你觉得这个专家能提供你想要的帮助吗”……这时,我下定决心,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洞

参加面试前,徐老师让付老师模拟面试,告诉我“不要被面试官带走,不管他问什么,我都会涉足你的作品集和个人经历”等诀窍。

这一点特别重要。 像很多同学一样,我也一开始准备了面试答案的模板。 包括个人介绍和对不同问题的不同回答,后来发现完全背不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也不按模板提问。

所以我还是按照徐老师给我的方法,以作品集为核心,无论回答什么,我都涉足作品集,最后通过了面试。

开学前,我在oppo实习拿到oppo报名后,我又相当于有了学生的身份。 所以,我在开学前找了实习,现在在oppo做产品经理。

我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坦率地说也可以说是“功利”。 无论是留学还是选择学校专业,70%都是基于将来职业发展的考虑。

一些工作

现在做的工作涉及到宣传和营销方面,有时用产品经理的角度思考生活的其他问题,发现汉艺的宣传其实不太好,还有改进的余地。

我选择汉艺,一是因为比较了其他机构的试听课,二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朋友,特别是同济同学都在这里,大家对汉艺的评价都很好。

但是来了之后,我发现汉艺和其他机构相比还有别的优点。 例如:有专业的翻译老师和排版老师,为学生开设排版课。 据我所知,没有其他我接触过的机构。

在家熬夜赶作业

我有个同学在另一个机构上课,他们排版一团糟,后来没办法,我成了她的排版老师。

英语也是,很多艺术生和理科的英语其实也是短板,没有翻译老师的话,大家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会浪费很多时间收集和翻译信息。

这些是我来汉艺之后才知道的。 以前完全没有见过他们并宣传过。 你可能觉得这些不需要用基本操作来宣传。 ……这让我想起了在高中去北京学画画的事。 一个画室很有底气。 出了车带着学生参观了北京其他画室,自信地说:“你们绕一圈也能回来。” 我觉得汉艺也有其底蕴。

日常充电

工作之后,我会播放自己的作品集,用企业和市场的视角反思自己的问题,并从中取得新的成果。

我认为GAP在这一年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至今为止大学时代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和尝试,包括放弃保研重新留学的决定在内,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

总之,道路是曲折的,但终究是往前走的。

更多有关艺术留学、保研、作品集创作、申博的问题,请咨询康老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