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00个留学生的Vlog,我哭了…

2023-01-09 17:55:11来源:留学时间作者:阿清 阅读量:10412

新冠肺炎之战,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留学生打全场。

现在,国内企业活动开始重新开工,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变得庸俗了,但国外的情况越来越激烈。

有一天我和父亲在看新闻的时候,他突然感叹。 “你哥哥去英国留学是几年前的事了。 否则,在现在的情况下,你的继女会突然死去……”

看了100个留学生的Vlog,我哭了…

啊,还在国外的留学生们身心疲惫,不知道去哪里,国内的家人更着急。

我在微博、小红书( RED )以及各平台上看到了100名海外留学生的Vlog。 坐标分布在世界各地。

有的记述了回国的经历,有的记述了在新冠灾祸一个人生活,还有的直接在博客里哭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脸红了。 他们真的很难。

坐标(法国留学生吕尧的vlog

挣扎着的海外留学生们

虽然是开学季节,但一些国家因为担心疫情恶化而发布了禁令,中国学生没能回到学校。

为了回到学校,很多学生不得已选择了“曲线救国”。 也就是说去第三国满14天后入境。

但是,过程并不容易,需要绞尽脑汁规划路线。

此外,由于数量有限,一些受欢迎的换乘路线即使高价也很快被抢走。

即使幸运地抢了机票,也要面临随时被取消的风险。

例如,泰国于3月11日取消了对中国等18个国家的落地签政策,让试图在泰国“隔离”假期的学生露出同样的问号。

有些同学露西回到了留学国家,但他们面对的事情没那么幸运。

尤其是海外本地人对中国学生抱有警惕和敌意,说白了,瘟疫之间种族歧视真的存在。

他们要求学校检查中国留学生的身体状况,保证当地安全的一些Homestay (寄宿家庭)不敢接收中国学生,拒绝原本入住的学生。

再加上,就连最普通的戴口罩也成了尴尬的问题。

在西方人看来,只有在患重病或医嘱时,才需要戴口罩。

因此,在法国、英国、意大利,每当看到中国留学生戴口罩,他们都会投以异样的目光,一些挑衅者指责他们“引起恐慌”,中伤他们“病毒携带者”,“中国

很多留学生在自己的Vlog上哭着说。 我们做了什么?

真的,很痛。

还在国外的留学生没问题吗?

01

Luna,美国留学生

坐标:亚利桑那州

“我是在美国留学的大三学生,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不是特别好。

北京时间3月16日,Luna就读的学校发出通知,授课方式改为在线授课,学校3月20日关闭所有宿舍,要求所有学生20日前离开宿舍。

“我在考虑是否回国。

如果回国的话,我的课程会面临很多问题。

因为时差的关系,很多课必须在上午上,小组交流也只能在上午进行,我必须在上午起床参加考试。

“当然,这是最基础的关切问题,Luna说。

Luna的父母也很担心她回国途中的安全问题。

在机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员往来,必须与整个飞机的人共存近20小时。

与此同时,#留学生是否应该回国#成为话题,“建设故乡是不行的。 也有人尖锐地评论说:“千里投毒第一。”

面对舆论和回国途中的种种问题,Luna最终选择了不回国,但面对美国每天新增的确诊人数,室内不用外出也陷入了恐慌。

截至3月27日,美国确诊的新冠肺炎人数超过8万人,成为世界上疫情最多的国家。

Luna现在唯一想的问题是,如果自己不小心在美国被诊断出来,是否能得到救治?

但是,这个问题,谁能正确地回答她?

02

Sasa,澳大利亚留学生

坐标:墨尔本

最初在澳大利亚流行刚开始的时候,老实说,我得到的信息都是从国内传来的。 朋友和父母都建议我囤积食物和口罩等必需品。

那时超市和网上的酒精、消毒液、食物都很充足。 只是,口罩在周边所有的Woolworths和Coles (都是墨尔本的超市)都买不到。 好在香港超市买到了最后五盒3M N95口罩。

现在再去超市,你会发现洗手酒精都卖完了,卖鸡肉的冷库空着。 即使鸡胸鸡腿鸡翅是整只鸡,也不留一个,其他肉类也差不多。

但我觉得当地人真的对这场瘟疫关注不够。 我觉得他们抢东西不是害怕病毒,而是害怕超市因为病毒而缺货。

03

Hzy (石家庄人),英国留学生

坐标:伯明翰

Hzy,石家庄人,赴英国伯明翰留学,今年即将毕业。 这也是让他决定现在不回国的理由之一。

Hzy就读的学校鼓励留学生回国,以免影响学业,但Hzy回去辗转反侧,觉得必须隔离,还是太晚了。

对于日前英国发生的对留学生来说不好的事情,Hzy说,其实并不像网络上上传的那么可怕。

“我认为无聊胜过对病毒的恐慌。

”他认为,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在家里隔离期间正常学习,应对一切就足够了。

巴里,英国留学生

坐标:伦敦

当初,巴里和父母在“新冠灾祸期间是否应该回国”的问题上有着小矛盾。

伦敦是英国瘟疫比较严重的地方。

巴里身边朋友的父母赞成他们回国。 然后马上订机票,安排回国路线,搜索当地政策……

但是巴里的父母直接告诉了他。 这是打磨。 没什么大不了的,按普通流感处理就行了。

巴里觉得父母说这样的话很意外。 和同学父母的做法相比,他觉得自己很悲伤。

但是,父母的行为之一,让巴里理解了他们的关注和意图。

3月17日早上,他看到了父母的消息。

他的父母给英国送去了1000个口罩和200张一次性手套。

他明白了父母为什么决定让他留在英国。 并不是让他一个人“自毁”。

是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成功应对疫情,鼓励他保持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

父母总是这样。 虽然嘴上无法表示关心,但实际上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个帮助我的人。

巴里现在想把这些爱传达给更多需要的人。

以前写过一篇名为《回国避难的“巨人”,不要再让它散发芬芳》的稿子,很多留学生的父母读了之后都很气愤。 确实,并非所有的留学生都是“豌豆公主”,那些“巨人”也只是一个例子。

一位坐标荷兰的温先生记录着回国途中没有吃饭,也没有摘口罩,最终到达了国内的集中隔离点。

其实,像温先生这样的留学生不少。 他们也可能过着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的普通留学生活。 他们不一定“富裕”,可能是自己学习打工赚的回国机票。

他们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

以心为本,以国为难,众多留学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他们只是在这个国家外面学习的普通孩子,现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他们其实也想听我们的。 “别担心,你可以回家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