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 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2024-05-29 15:45:19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名佚 阅读量:1

如今就业环境严峻,一些过去看似“铁饭碗”的职业,内部竞争似乎愈发激烈。比如大学教师这个岗位。要知道,一旦入职,签订正式合同,就相当于拥有了稳定的幸福。

在职教师会得到学校更高的工资和补贴,退休后还能拿到稳定的退休金,这是很多人羡慕和追求的。然而,一位女教授的经历却和她想象的截然相反,她被中山大学开除,作为我们国家的教授,她怎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令荀真感到自豪的成就

这位女教授名叫荀真,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于这两所顶尖大学,可谓学术背景十分优秀。

不仅如此,在加入中山大学之前,她曾在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负责数学研究,并取得了业界认可的成果。

在荀真的学术主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本科毕业论文是研究拓扑中的莫尔斯理论和伯特周期定理,在美国留学期间,她的研究兴趣转向了更为抽象的代数拓扑。

她还在个人主页上特意注明,她的博士论文《拟椭圆上同调》长达290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反复修改,以提高可读性和质量。

按理说,国内很多高校都会愿意聘用这样的海归人才。荀真结束海外经历回国后,于2015年加入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担任副教授,并兼任教学工作。

但如此优秀的人才,为何会被中山大学辞退?是中山大学没有发现他的才华,还是另有隐情?对此,中山大学给出的辞退理由是:荀真在中山大学三年期间,没有通过任何一次教师考核。

中山大学副教授的考核标准是每年都要接受考核,连续三年考核合格才可以续聘。

首先,按照教学考核标准,荀真并不符合标准。每学期末,学生都会登录学校的教学评价系统对相应的老师进行评分。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校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

虽然也有一些同学比较自私,随意或者恶意评分,但总体来说,这种做法确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博士毕业生评估不合格

根据选择荀真教授的学生反馈,她的授课方式存在很大问题,比如上课时很少与学生互动,而是站在讲台上,读着PPT上准备好的内容;此外,她经常忽略细节,逻辑思维跳跃性太强,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往往难以跟上。

这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另外,大学不像中学,没有人督促你学习,师生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下课后,大家各奔东西,作业都是在网上作业小组里布置的。除了上课和期末考试的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互动,学生的不及格率也就随之上升。

当然,荀真不仅在教学上不达标,中山大学也表示她在科研上不符合考核要求。尽管荀真之前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科研成果,但她在中山大学任职期间却一事无成,没有在权威科研期刊上发表过一篇高水平的学术文章。

经过综合考量,中山大学最终决定不再聘用荀珍,2018年荀珍也从中山大学离职。

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争议,网友感叹,原来高校老师也担心被开除。其实,想当高校老师并不容易,不只是有高学历就可以,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高级教师的要求。

第一当然是文凭,基本上要求申请者要有硕士以上学历,但其实这只是一个门槛,比如国内211级院校,能担任职务的老师都是博士。

其次,需要取得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比如在省级以上相关期刊发表过学术文章,或者有极其出色的专利和项目,当然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职业的门槛

但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就业人数也逐年大幅增加,太多学生在高考填表时,被建议“当老师,比较稳定,还有寒暑假”作为选择教育专业的理由,毕业后,他们拿着教师资格证开始准备各大高校的招聘。

教师数量的增加,也引发了教学行业内部的竞争,毕竟人多于资源,资源竞争也愈发激烈,尤其是教师的人员配备逐渐饱和,教师自身的安全感也在降低。

而且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在逐步取消人员编制制度,教师都变成了“合同工”,也就是所谓的“升职不离职”制度。被聘用的教师先和学校签订一份为期几年的短期合同,在此期间必须接受学校的考核,如果符合标准,就可以重新聘用,否则就得离职。

其实这个模式也是为了让教师能够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加竞争力,毕竟教学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大多数学校的考核标准中科研成果占比很高,一些教师为了续约,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为了取得学术成果,忽视了日常教学工作,学生得不到认真培养。

一些教师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随着申请科研经费的难度越来越大,还面临身心疲惫的问题。

所以按照这个聘用制度,荀真并不符合标准,而按照中山大学教师管理规定,合同到期直接辞退也是合理的,但却缺乏人性化。

那么,被解雇后的荀真去了哪里,她的学术生涯又将如何继续?离开中大后,荀真没有改变职业方向,而是坚定地继续探索数学研究的道路。2019年,她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特聘教授、副研究员。

荀振新的学术生涯

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荀真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比以前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尊重。此前,荀真也总结过自己面临的问题,那就是相比于日常的教学,她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上,这也是她更适合的地方。

因此,荀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任务大大减轻,可以更加深入地钻研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同时,她也积极与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数学研究者进行合作,在多家研究机构做过学术报告,报告内容都是关于拟椭圆同调论和全局同伦论的研究。

2020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荀真的学术生涯又迈上了一个高峰,她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以独立作者身份撰写了一篇数学论文,被世界四大顶级数学期刊之一的《Acta》收录,并于同年发表。

《Acta》杂志创刊于1882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发行,每季出版一期,是一本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数学期刊,接受全球优秀论文投稿,关注数学领域的关键研究和前沿进展。

作为如此严谨、权威的世界期刊,自创刊以来,仅收录了十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且大部分是合作发表的。

荀真是第二位独立发表论文的作者,在她之前的另一位是著名的苏步青院士。荀真的论文是关于代数数论和自守形式的猜想与证明,这也是她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探索的抽象代数领域。

业内人士之所以对荀真的论文评价颇高,是因为他们认为荀真的研究是近年来该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不仅证明了该猜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而且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该问题的后续研究。

其实通过对荀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知道,她如今的成就,其实是她多年准备的成果。不过直到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公布了这则消息,外界才知道她的努力有多么的不容易。

消息一经发布,网友们再次激动不已,纷纷表示祝贺和点赞,觉得她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是国家的骄傲,是华人数学界的榜样。

此时,有人旧事重提,提到她被中山大学开除一事,认为或许是中山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标准过于僵化、严格,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没有给教师提供免费的研究空间和资源,导致人才的流失。

还有人认为,这其实折射出更大的社会问题,或许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需要一些调整,比如总是与成绩挂钩、盲目追求分数化的考核评价等。

学校作为教师价值发挥的场所,应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科研环境和丰富、优秀的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奖励和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我国的著名高校,各有各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当然,它们所推行的制度和标准也各有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偏袒或贬低一方。

同样,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荀真教授。她在教学上或许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她在学术领域所散发出的光芒。毕竟她在数学领域数十年的坚持,足以说明她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