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留学快讯>
  •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开学百日,留学生分享学习生活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开学百日,留学生分享学习生活

2024-05-29 17:59:52来源:西游留学网作者:名佚 阅读量:0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揭牌成立已有100天。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近百名不同肤色的医学本科生走进美丽的校园,开启了6年充满交流、文明互鉴的学习之旅。

那么,在这最初的100天里,他们的校园生活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呢?

灵魂与指引,我们畅游在欢乐的海洋里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我们的校园就位于‘一带一路’东方桥头堡浙江省义乌市……”中文教室里,不同肤色的医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

“蔡老师教得非常好,我的中文课期中考试考了97分。”来自泰国的学生兴奋地说,“在浙江有顶尖的教授,有智慧的教室,在这里学习、成长,我感到很幸福!”

核聚变研究专家、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的肖老师为国际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讲授物理。虽然不同国家高中的物理教学水平不尽相同,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达成普遍共识宾州大学,但从交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老师给学生们带来的更多是科研融入教学的核医学的未来前景和对人类健康的利好消息。

快乐学习宾州大学,源自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为医学新人培养成长引路,引领学生立德修心,成为师生快乐的源泉。

“你们在新校区已经待了12周,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吗?”浙江大学第四医院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徐建在首场“院长聘任”活动中倾听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声,对同学们寄予厚望。“你们要努力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文精神;要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将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陶冶心灵、默默滋养万物。

国际医学院副院长陈伟英与同学们的“炉边谈话”引发文明共情;来自斯里兰卡的同学们早日实现了到医院、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的愿望;来自马来西亚的Lim成为浙江大学第四医院身披“绿马甲”的学生志愿者;来自意大利、摩洛哥的Imane成为学院宣传片的“主角”;来自伊朗的Ali在体育馆兼职做健身助理;学院师生组成的登山队、食堂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一起做月饼、包饺子、语言角、电影之夜、篮球赛、首届师生运动会……

心灵与真理的探求,我们正在攀登的科学高峰

“我们团队致力于研究细胞中DNA的损伤与修复。”11月15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Ian D.教授在国际医学院校再生与衰老国际论坛上分享了其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

冬日的清晨,静谧的会议厅里,青年学者们怀揣着师生们的共同心愿,为国际科研前沿和人类生命健康贡献力量。一场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光芒;一场知识的传承,三代科研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科学的巅峰。

100天时间里,校园内共举办15场高水平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和学术培训,邀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C.、英国皇家学会院士Ian D.、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永连等医学界学术大咖,新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站在科学的巅峰,学者们见解独到。“mRNA技术为何能获诺贝尔奖?”10月12日晚,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见解》节目播出,国际医学院RNA医学中心执行主任李欣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述。

“加入国际医学院我最喜欢的是这里有强大的科研团队、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自由的学术氛围。”谈及加入国际医学院的初衷时,李欣教授表示。

推进吸引和培养人才工作、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一直是国际医学院的“一号工程”。

依托浙江大学的品牌效应,结合地方人才政策,聚焦重点方向,国际医学院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际医学院现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15人,省“鲲鹏计划”人选、省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省卫生高层次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20人,高层次科研人才100余人。

在这100天里,建成再生与衰老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RNA药物等3个省重点实验室顺利进入答辩阶段;与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基地”;启动高水平生物样本库、特色疾病库、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

心灵与双江,我们共同耕耘的医学教育土地

浩瀚江水滋润乌上,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谱写出光辉篇章。

今天,双江湖畔,面对浩瀚的义乌江,国际医学院已扬帆起航,迎波逐浪,在双江湖科教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砥砺前行。

“这个晚会太有意思了,外国人在讲我们的中国相声!”“舞台旁边这棵167岁的樟树,原来是我们村的。”在国际医学院举办的新生嘉年华会上,义乌市福堂镇王寨村的一位居民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家门口会有一所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机构。”

国际医学院新校区的启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短短100天,就有60多个参观团、3200多人次参观新校区,其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30多位外宾。国际医学院已成为浙江大学和义乌市的一张新“金名片”和“打卡地”。

11月13日,多米尼克驻华大使与乌拉圭、智利、斯洛伐克、哥伦比亚等国总领事一起走进国际医学院校园,与老师们一起打篮球,与学生们亲切交流。离开时,大使与徐建书记亲切握手,并亲切地说:“我非常愿意邀请多米尼克的孩子们到中国义乌这所大学来学习。”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