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列留学咨询武汉分公司怎么样:论金吉列留学的垮掉

2023-01-02 17:05:34来源:留学时间作者:头头号子 阅读量:17917

1、

率先垮掉的是金吉列人的信条。

金吉列留学咨询武汉分公司怎么样:论金吉列留学的垮掉

"为了帮助同事从身体、薪酬和精神三方面获得幸福,我要殚精极虑,全力以赴。"

当年全员背诵誓词的朗朗之声还言犹在耳,金吉列的高管们已经开始背离宇宙规律了。

在疫情的威压之下,他们没有坚持和员工共度时艰,反而是为如何与员工低成本解约而费神焦灼。即使已经触犯到国家相关法规,也全然不顾。

相比"如若违反宇宙规律,必遭天谴"的诅咒,疫情才是悬在金吉列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放眼整个留学行业,金吉列应该是对疫情危机最早做出反应的大型机构。

2月中旬,金吉列总部发布通知:受疫情影响,公司业务接近停滞状态。为使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生存下去,需要全员携手共度难关。

他们希望通过与员工协商调整薪酬、轮岗待岗、停薪留职等方式,大幅缩减人力开支,尽力维系公司正常运营。

随通知一起下发的《薪酬确认单》规定:对于到公司办公的,按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标准,总裁办成员发放50%,总监发放60%,经理发放70%,员工发放80%,考核方式不变。待大环境明显好转后,再逐步返还相应差额部分。此规定,从一月起执行。

除去销售和文案,总部和各分公司的市场、行政、人事、财务等综合部人员也接到邮件,被强制性要求签署一份降薪文件,内列三个选项:1、正常上班,只发放80%的薪资;2、在家待岗,领取当地基本生活费用;3、部门轮岗,按照实际出勤发放工资。

若不签署协议,公司将默认执行第一选项。

大多数人选择了领取80%的薪资。他们期待着疫情可以快速好转,期待公司顺利活下来,同样期待着公司能够兑现逐步返还差额的承诺。

2、

疫情确实正在缓解,从业者却越发焦虑了。

因为国内外疫情对留学行业的影响才开始逐渐显现。

尽管在年初降薪时,金吉列明确表态尽量不裁员,保障员工的工作机会,但是仍难以扛住成本不变、业绩却惨遭腰斩的巨大压力。

于是金吉列开启了第一轮大裁员,涉及300多人。

此次裁员没有书面和红头文件通知,全部由管理层口头传达。

首先被列入清退名单的对象有三类人:试用期员工、近期无签约的顾问以及综合部员工。

其中,试用期员工和近期无签约员工无理由劝退。一级分公司和战略分公司可以留用三名综合部员工,其他分公司只留一人。

据悉,未在裁员之列的综合部员工基本是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三期员工。这就意味着,留下的非三期员工就要兼任3到4人的工作。

一位被裁掉的老师感慨道,"最惨的不是我们这些被辞退的,而是剩下的那些同事。活多钱少,还面临着继续降薪的可能。"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公司的决定。若非万不得已,谁又愿意大动干戈的裁员呢?

可是当与公司协商赔偿的时候,金吉列却规定:1、所有辞退人员,补发工资和辞退赔偿(N)只能二选一;2、选择领取赔偿金的员工,1-5月欠发的20%不予补发,平均工资按照2019年5月-2020年4月核算。

由于今年金吉利一直是按照80%的标准发放工资,以这个核算公式得出的赔偿金额会差出不少。其实不少员工觉得,把欠发的20%追回来就可以,赔偿金少一点无所谓的。

但是从总部到分公司,没有人可以针对此方案给出合理解释。员工问分总,分总让找总部的HR。问总部HR,她又把皮球踢回给当地分公司。

难道这不涉嫌违法吗?

面对员工的质疑,总部HR胡某强调说公司咨询过律师,给出的赔偿方案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sheley愤怒的抱怨说,"之前离职的还领回了欠发的工资呢。我们这些准备留下跟公司同甘共苦的,反而被不公平对待了。"

3、

或许在裁员绩效的要求下,各地分总开始360度逼迫员工签署离职协议。

不签字的员工,将会被安排转岗或者轮岗,更无法拿到合理薪资。如若这个月不走,下个月核算出来的赔偿金将会更低。

各种强硬的规定都在逼着员工们快速做出决定。摆在他们面前的讨薪难题,演变成了如何快速止损的问题。

有些地方的分总在没有谈妥补偿金的情况下,就催促员工交接工作。

但是多数分公司连工作交接都没有安排,当天辞退当天走人。南区有些人在不知是否应有赔偿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他们害怕麻烦,不想陷入苦战。

某分公司一位将被辞退的行政查出有孕在身。分总对此嗤之以鼻,"这个刚查出来的,公司也不能认吧?如果非得留下,那绝不会给她好脸色。"

还有位分总逼着员工签字,员工说,"我今天不想签,不要逼我,再逼我都想跳楼了。"

分总眉头一仰,"你倒是跳啊。"

也有分总对员工解释说,"有的公司裁员一分钱赔偿也没有。其他公司都是这么干的,你想告就去告。"

目前这个状况,怕是告状都需要排队的。

由于全国各地均迎来失业潮,违规裁员的现象比比皆是。多地的仲裁开庭已经延迟到了七八月份。

Susan说,"本来我们想着几个人一起请律师,可以分摊费用。谁知道律师费是按照人头收的,五六千块一个人。欠的工资也就万儿八千,还要拖个一年多,真的不划算。

仲裁还有个情况,各地都在缩减分公司面积。一些业绩较差的分公司,很有可能会没有了。如果那样的话,就要去跟总部仲裁,谁有那个精力啊?"

几乎所有人都怀有这种心理,凶相毕露的金吉列也就更加嚣张了。

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软磨硬泡,金吉列赶走昔日战友的手段层出不穷。真的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这所提倡在"事上磨炼"的修善道场,正在沦为失业员工讨薪维艰的修罗场。

4、

金吉列总部终于要搬家了。

6月份,北京大区的一百多名销售和总裁办将搬至旁侧的通用大厦。同时,在建外SOHO办公的几百位后期团队将全部改为居家办公,估计今年年内会是常态。

金吉列总部贴心的通知:在家办公的老师如果没有电脑,或者自己的电脑用起来不如公司的方便,可以考虑低价购入或租赁公司电脑办公。

这是继员工自费购买20元一件的红衬衫后,金吉列又一次骚气的操作。

有位老师发微博吐槽说,"金吉列,你是穷疯了吗?"

穷不穷不清楚,但是金吉列的确正在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往大学长倾斜。

这个项目被他们寄予厚望,似乎能否拿到留学行业下半场的船票就完全依靠大学长了。

在公司上下齐力的推动下,大学长在金吉列内部还真的红火了起来。不仅顾问每天都会更新文章,连董事长朱燕民也加入进来在app上做起了直播。

可是就在5月14日的那一场直播中,朱燕民翻车了。

他出场后,大量的弹幕和留言直指一个问题:朱总,还能包办北京市户口吗?

现场混乱到最终以关闭弹幕和留言功能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买卖户口也是业内的一段老梗了。

2013年10月份,朱老总极其下属涉嫌倒卖北京市户口被警方刑事拘留。此事一度被业内引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供消遣。

对于大学长的发展,金吉列总部某位经理猜测说,"金吉列后期可能以大学长为主,学澳际一样裁员,然后要求离职员工入驻小希。所有人不再附属于金吉列而是以个人IP形式入驻,想赚钱就得自己干活。"

至于能不能做成,除了张博士和朱燕民,其他人毫不关心,"我们更在乎眼下的生计。"

5、

米阳大厦注定会在留学史上抹下浓重的一笔。

这栋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永安里的五层高楼房,一度是留学行业的地标性建筑。

它起初只是国家体育局一处地段不错的产业,后来有了金吉列的入驻,才逐渐蜕变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20年来,它陪伴着金吉列一路风雨兼程,见证过行业起落,也目睹了金吉列的兴衰。随着金吉列总部即将搬迁至旁侧的通用大厦,这段情缘才画上了休止符。

此后它留给金吉列人的,或许是路过时的一眼回眸,或许是心底那一声长长的叹息。

*本文转自网络,文中老师均为化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